洋河小美女 发表于 2011-8-24 13:12:10

洋河股份刻意回避敏感字眼?

尽管半年净利润就已经超过18亿元,但洋河股份(002304)依然未能摆脱外购原酒的发展瓶颈。
昨日,《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洋河股份2011年半年报中注意到一个细节,其预付款项金额第四名为“宜宾市玉琼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玉琼商贸”)”,与洋河股份的关系为“供应商”,涉及金额为2662万元。而洋河股份未与宜宾玉琼商贸结算的原因为:“预付货款期末货物尚未验收入库”。这家位于五粮液厂区所在地的商贸公司,究竟为洋河股份供应什么“货物”?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货物”指向成疑

事实上,白酒企业基酒的生产能力和储备量,是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洋河股份却曾坦言:由于原酒产能不足,公司的“天之蓝”、“梦之蓝”等产品曾一度出现脱销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洋河股份外购基酒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在2009年年报中,占据洋河股份预付账款第一名的,竟然是五粮液(000858)。

“业内都知道,江苏、安徽当地的酒企大多在四川买基酒,这两年洋河的情况应该好点,毕竟在收购双沟酒业后,洋河外购基酒量有所下降,但现在洋河低端酒的基酒应该还是从四川购得”,一位总部位于北京的券商白酒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不过,自从洋河股份从五粮液购买基酒一事被媒体曝光后,洋河股份近年的年报似乎都在刻意“回避”。于是在2010年中报和年报中,并未出现任何与五粮液有关的信息。

“买基酒这件事,既然别人不愿意说,我们也不好说”,五粮液一位高管曾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道。

但2011年中报中“宜宾玉琼商贸”的出现,再次带给了市场遐想:作为五粮液所在地的一家商贸公司,除了能提供洋河股份基酒外,还能提供什么?

“宜宾玉琼商贸很可能就是一个中转渠道,宜宾当地酒厂首先将原酒卖给它,然后它再以相同的价格卖给洋河股份。这样做的目的,第一可以避免敏感字眼直接出现在洋河股份的财务报告中,第二也避免了市场再次对洋河股份外购原酒的关注”,一位来自上海的白酒行业分析师这样分析“宜宾玉琼商贸”存在的作用。

但另一位白酒行业分析师建议记者将2011年中报内容与往期财报内容进行对比:“现在不能说宜宾玉琼商贸就是为洋河股份提供原酒的中间商,也有可能为其提供包装、运输等服务。”

但记者查阅洋河股份历次财务报告却发现,宜宾玉琼商贸为洋河股份提供“运输服务”的可能性很小。因为2009年洋河股份年报显示,如果未与一家运输公司进行结算,那么未结算原因将明确显示为“货物运费”而非“货物”。如当时为洋河股份提供运输服务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安吉物流公司”,由于“预付货物运费期末尚未验收入库”,才出现了1580万元的未结算款。

洋河扩产储“酒”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出现在2011年半年报中的“宜宾玉琼商贸”一样,2009年洋河股份的年报中“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同样以“供应商”的关系位列洋河股份预付款项金额的行列中,而洋河股份未与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结算的原因同样为:“预付货款期末货物尚未验收入库”。而在去年,五粮液公司亦承认了该款项的用途为“洋河股份从公司购买基酒”。

“我在四川一家白酒企业调研时,曾经听别人说过洋河股份在宜宾购买基酒,但基酒来源并非五粮液”,上述上海分析师补充到,“因此就五粮液而言,发展迅速的洋河股份,已经对五粮液的市场份额造成威胁,五粮液肯定会对供应洋河股份的基酒量进行控制。而洋河股份从宜宾当地小酒厂购买基酒,也是合理的。”

事实上,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更积极的一面分析,如果宜宾玉琼商贸果真为洋河股份提供基酒,那么从2009年洋河股份花5850万元购买基酒,到2011年洋河股份花2662万元购买基酒,“说明洋河股份上市后扩大自身原酒产量的举动已经初见成效。”
“即使继续外购基酒,我认为也不会成为洋河股份未来发展的瓶颈”,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因为现在白酒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基酒产量,以减小对外购基酒的依赖度,洋河也不例外。”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后的洋河股份,为解决基酒储备不足的瓶颈,除从其他企业外购基酒外,亦斥资壮大自身的基酒储备量。除公司以募集资金2.7亿元投资名优酒酿造技改项目,调整基酒结构外,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洋河股份先后斥资约18亿元收购双沟酒业,2011年8月13日,又拟以自有资金投资16.30亿元建设3万吨名优酒酿造技改工程,工程全部达产后,将形成3万吨/年名优酒的新增生产能力。

截至记者发稿,洋河股份仅表示:“对半年报内容的延伸部分不了解,不能对宜宾玉琼商贸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做出说明。”

shuimuhua 发表于 2011-8-24 14:47:15

这个....公开的秘密,谁都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洋河股份刻意回避敏感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