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按照“镇当城建”的理念,加快小城镇建设,尤其是耿车镇要立足“宿迁西部新城、开发区新片区”的总体定位,做美环境、做大园区、做强配套、推进塑料产业升级转型,实现耿车华丽转身。
———引自中共宿城区委书记李健在区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上的讲话
春节过后,宿城区耿车镇与徐州市接壤的西沙河东岸,正在紧张地进行生态护坡工程施工。同时,徐淮路耿车段景观提品工程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耿车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耿车模式”享誉全国。作为宿迁中心城市的西大门,该镇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利用已成为主导产业,但产业档次低、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中心城市形象。
耿车当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如何定位?怎样解决耿车发展的难题?耿车人在期盼,宿城区在思考。
2011年1月4日,一篇《关于重振耿车雄风、打造“西部新城”的情况汇报》文章放在市委书记张新实的案头。
张新实书记随即批示:“西部新城”这个理念很好,要在做好高水平的规划前提下,科学治理,分步实施,突出主业,明确功能,方便生活,聚集人口,重振雄风。
1月9日,在中共宿城区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李健提出,耿车镇要立足“宿迁西部新城、开发区新片区”的总体定位,从环境美化、园区建设、基础配套、产业转型等方面综合规划,重振 “耿车雄风”,全力扮靓“宿迁西大门”对外形象。
在1月13日召开的区“两会”上,“西部新城”建设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1月15日,在宿城区耿车镇政府大院内,一个新的机构———宿城区“西部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式开展工作。区委书记李健任政委,区长卞建军任总指挥,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岩任常务副总指挥并兼任办公室主任。规格之高,令人注目。
随后,宿城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委扩大会,与全区各界人士反复磋商。通过各部门联合会办,春节前夕,一份《“西部新城”建设工作方案及推进计划》跃然纸上,耿车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落下重重的一槌。
该方案提出了“五区”联动发展战略(宿城新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洋河新城、耿车西部新城),利用三年时间,将耿车镇建设成中心城市新组团、工业经济新片区和循环经济新基地,打造“西部新城”。
据宿城规划分局局长段全猛介绍,按照“整体规划、区域融合,产业升级、完善功能”的总体思路,耿车镇将实施新一轮规划修编,逐步实施人口向小区集中、加工向园区集中和交易向市场集中的“三集中”,着力将徐淮路以南打造成再生资源基地。
在区委书记李健眼里,中心城市新组团概念为,耿车镇作为中心城市西部片区,要纳入宿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融入中心城市发展格局,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扮靓中心城市“西大门”;
工业经济新片区就是,徐淮路以北将全部纳入宿城经济开发区的进行规划、建设,为开发区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宿城区更多的大企业落户提供载体,让耿车成为宿城经济开发区的主战场,宿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阵地;
循环经济新基地主要通过内培外引,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态,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园,繁荣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将耿车打造成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仓储、交易、物流新基地。
耿车镇将用三年时间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2011年塑形象,完成徐淮路耿车段沿线景观提品工程建设;完成西沙河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徐淮路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宿迁西大门形象大提升。
2012年见气势,完成徐淮路以北、九支渠以东三义村、五星村、耿车居委会农户拆迁、土地清表工程,具备承载项目能力。完成新华安置小区(暂定名)、开发区大厦、新华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改扩建工程,吸纳拆迁区域、镇区加工企业和经营户进园区,园区初具规模;启动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
2013年起新区,在徐淮路以北、湖首路以东建成现代化的开发区新片区,将所有从事再生塑料的加工企业和经营户全部吸纳到园区,把耿车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全国循环经济新基地。
西部新城,一个磅礴而宏伟的城市使命。一座产业特色鲜明、创业条件优越、功能配套完善、企业达标排放的现代工业园区,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西部新城”正踏春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