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3|回复: 3

宝宝入园妈妈一定要知道的83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4 17: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楼送祝福,祝福所有宝宝童年快了!
爱生活 爱洋河 爱上洋河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17: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宝入园,妈妈一定要知道的问题  ~ 宝宝入园准备篇


文/小满 杨文玉

  
  PART 1上幼儿园前
  
  心理行为准备     

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安


  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本就让人感到恐惧及没有安全感,刚开始到幼儿园适应团体生活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可以尽量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人、事、物,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19、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在家长确定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后,便可以提早带孩子认识校园、教室、座位、置物柜,甚至是游戏措施等,帮助孩子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20、请老师家访:确定幼儿园后,可请老师进行家访,在孩子熟悉的环境内,由父母介绍给孩子认识,若老师无法抽空家访,也可以请老师寄一张照片给孩子。


  21、带着家人的照片:到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想念家人,可以让孩子随身带着与家人的合照,降低孩子的恐惧感。
  22、协助老师了解孩子:主动把孩子的基本资料提供给老师,如已具备生活能力、身体状况、喜好等,帮助老师及早认识孩子以化解陌生。


  23、 让孩子习惯各种厕所:带孩子到不同的地点适应不同形式的马桶,如:车站、百货公司、幼儿园等。


  24、时常带孩子外出: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作客,或到和幼儿园相近的地方玩耍,如图书馆、儿童馆。


  ·消除孩子对上学的疑虑


  要消除孩子上幼儿园的疑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身临其境,藉由实际地参与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去幼儿园。


  25、让孩子体验上学生活:除了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外,家长也可以安排熟识的大哥哥、大姐姐分享上学的经验。


  26、 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活动:也可以请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孩子参与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如:园游会、圣诞节活动等。


  27、家长有清楚的立场:在带孩子上学前,就应该先与家中其他的成员取得共识,祖辈对于幼儿园的影响也不小,如果家中的大人对于上学这件事的立场有歧见时,孩子一定可以感觉出来,很容易以哭闹的方式来逃避。
  
  生活能力准备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要先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能力,让其在新的环境中可以独立、自理。


  28、 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培养宝宝独立进餐、独立入睡、大小便自理的能力。生活规律性也要跟幼儿园匹配,具体方法有,可以让孩子提前半年学会使用杯子喝水;在家里按照幼儿园的作息生活;基本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穿脱衣服和鞋、练习叠衣服等等。


  29、语言表达能力。在渴了、饿了、要大小便,以及受到侵犯时,让宝宝学会用语言向老师和成年人表达。


  30、养成避免患病的健康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抓食物、揉眼睛等等。这样可以减少进幼儿园以后交叉感染生病的机率。


  31、良好的饮食习惯。挑食是每个幼儿都会出现的情况。家长在家里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多跟孩子说说,比如少喝饮料,因为是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它们会让你聪明等等。这样对孩子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爱生活 爱洋河 爱上洋河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17: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 2上幼儿园了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勇敢、开心地跨出学习第一步,但是一定要深切了解孩子上学时可能发生的困难,如果孩子产生适应不良的状况,必须适时地加以辅导,有了父母充分的了解和帮助,孩子才能轻松度过这段生涩期。
  

  分离焦虑应对准备


  孩子刚上幼儿园时,面临与家人分离及对环境陌生的情绪,往往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出现分离焦虑。虽然大部分的孩子在1星期~1个月后便能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但若能于事前及事后进行情绪安抚有效处理,将可使孩子的分离焦虑降到最低点。


  32、 为孩子心理建设:上学前的半个月就可以为做孩子心理建设,以正向的态度告诉他即将要去上学,学校有有趣好玩的事等着他。


  33、 临别前给一个拥抱:家长离开前可以给孩子一个关爱的拥抱,让他感受到父母体会他因分别而难过的心情,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而不要用偷跑的方式,徒增孩子更多的不安和不信任。


  34、准时接送孩子:跟孩子约定好接送的时间,并且准时到达,避免让孩子因太长的等候而不安,也可以在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内,以渐进式的方法逐日延后去接孩子的时间。


  35、家长陪读:刚上学的前几天,可由家长以不干涉到课程进行的方式陪护,但需渐进式的减少时间,最好以1个月为期,然后老师会慢慢把妈妈隔离在教室外,以免影响到班上的学习。


  36、不使用负向说词:当孩子因分离焦虑而哭泣时,妈妈不应再责备孩子,或说一些把罪过都推在孩子身上的言语,如:“妈妈如果不去上班,会被老板骂,这样都是你害的喔!”


  37、接受孩子的情绪: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还小,解释也听不懂,虽然孩子不会表达,但仍旧听得懂,所以家长还是要解释,只是不需长篇大论,就说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去上学,并保证准时来接,以安抚孩子分离时的不舍。


  38、道别后尽快离开:与孩子道别后尽快离开教室,可避免孩子不必要的依依不舍之情。


  39、带着微笑接送孩子:父母纵使工作繁忙,来接孩子放学时,也别忘了面带微笑,让孩子每天上下学都有一个快乐的开始和结束。


  40、和孩子温馨谈话:与孩子谈谈自己曾经面对新环境的心情,以及倾听孩子想念爸爸妈妈的感觉,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适度的纾解。


  41、以平常心看待: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反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父母不要操之过急。
  
  42、生活物品准备
  就读不同的幼儿园,需要准备的物品也不尽相同,因为不同的幼儿园所提供给小朋友的使用物品不见得是一样的。在孩子就读前,幼儿园都会发给家长一本手册,列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应该准备的物品,虽然各个幼儿园的规定不尽相同,但绝对是要帮孩子事先准备一些私人用品,这些用品大致包括:
  1 家人的照片或其他安抚孩子情绪的用品
  2 室内鞋
  3 牙刷
  4 个人使用的小手帕
  5 换洗衣物
  6 学习裤及尿布

爱生活 爱洋河 爱上洋河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17: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际关系准备
  刚上学的孩子不懂得分享,所以经常会发生与同学发生争吵、推挤、抢玩具的情形,父母可以从生活中教导孩子学习分享及基础的自理能力,减少孩子与人相处的冲突,并养成孩子独立的个性。


  43、 制造孩子分享的机会: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拿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吃,而当孩子能主动分享时,父母要给予孩子正向的鼓励。


  44、以身作则:除了要求孩子这么做,父母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地教导孩子,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45、养成分享习惯:当孩子生日或特殊节日时,让孩子送礼物或寄贺卡给其他小朋友,养成孩子分享的习惯。


  46、教导孩子交朋友的技巧:父母主动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教导孩子交朋友的技巧,如主动说:“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等。


  47、家里的良性互动:建立孩子、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的良性互动。


  48、善用图画书:藉由绘本的内容让孩子体会友谊的美好及温馨。


  49、教导孩子解决冲突的技巧:首先需增加孩子与其他幼儿相处的机会,家长可以从中观察,如溜滑梯人太多时,可以让孩子先改玩别的玩具。


  50、多观察孩子:有些孩子在家里及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并不一致,当孩子发生人际上的问题时,父母可以多观察孩子平时的举动,也可以请老师在学校多注意,然后跟老师讨论用什么方式引导孩子。


  51、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有些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人际上的障碍时,可能会去拜托其他的小朋友来跟自己的孩子玩,这样反而抹杀了让孩子自己突破问题的机会。


  52、教导孩子基础的自理能力:平常在家里,父母可以透过游戏或是分解动作的讲解,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此能够培养孩子独立不依赖的个性,使孩子在人群中更受人喜爱。

爱生活 爱洋河 爱上洋河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洋河新区网|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网站地图|帖子申诉|TOP|洋河论坛 ( 苏ICP备11051693号-4 )

GMT+8, 2025-4-4 05:46 , Processed in 0.0318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