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_56789 于 2012-3-14 19:14 编辑
新华网记者 曹滢 姚斯彦 江苏宿迁是一座在四个贫困县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地级市。建市十五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宿迁如何让老生活得更开心、更舒心?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江苏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他表示,宿迁将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战略,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 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建设良好的“民生生态” 记者: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对宿迁而言,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缪瑞林:去年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我提出建设良好的“民生生态”的概念。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人民,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因此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必须把优化民生生态、增进民生幸福作为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逻辑起点。具体来说,宿迁将围绕“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既注重“做大蛋糕”、也注重“分好蛋糕”,既做到发展的结果使人幸福、也做到发展的过程使人快乐,让宿迁的广大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 记者:在您的构想中,宿迁应怎样建设良好的“民生生态”? 缪瑞林:对宿迁而言,建设良好的“民生生态”首先是要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近年来,我们在富民增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1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25.4亿元,增长30.4%,高于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增幅1.9个百分点,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7.9%,这其中绝大部分投入都用于促进富民增收、提高居民收入。 但客观地讲,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宿迁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实现富民增收。
确立“一三六七”发展思路,保障人民“幸福”
记者:您对“幸福”两字如何理解?你们打算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开心、舒心? 缪瑞林:作为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组织者、领导者,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全市人民红红火火、健健康康地幸福生活。细化到家庭个体,我认为幸福最基本要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要求,这也是广大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去年召开的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一三六七”的发展思路,即紧紧围绕到2015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核心任务”,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均量、质量“三量提升”,全面实施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六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生改善常态化、社会管理科学化、文化建设特色化、改革创新制度化“七化进程”,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现代滨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人均GDP达到42000元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4.8%;财政总收入超过7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以上。 做好“三篇文章”,实现富民增收 记者:富民增收是一篇大文章,您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实施? 缪瑞林:当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在提高民居收入水平方面,我们将紧紧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目标,着重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就业富民的文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进”,支持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做好创业富民的文章。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加大政策扶持,降低创业门槛,激活创业主体,不断提高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三是做好保障富民的文章。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富民惠民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标准。 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农民财富持续增长机制,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确保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 办好社会事业,加快构建“六大体系” 记者:在社会事业发展、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宿迁有些什么“实招”? 缪瑞林:社会事业是涉及民生问题最多的领域,也是改善民生任务最重的领域。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连续六年位居苏北第一,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比例分别达56.3%、65%,高考本科达线率首次达到全省平均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连续9年医疗服务价格稳中有降,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改革的根本取向,加大对公益性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六大体系”,大幅度提高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今年,根据民生工作安排,我们确立了住房保障、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全民教育、养老服务、全民服务、生态宜居等8大类、4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实行跟踪督查、按月通报,努力让民生工作有目标、有抓手、有举措、有保障、见实效。 践行“阳光拆迁”,赢得群众支持 记者:拆迁是涉及民生民利的焦点难点问题。据了解,宿迁在阳光拆迁、富民拆迁方面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验做法,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缪瑞林:拆迁工作之所以难,是因为拆迁涉及到广大群众最根本利益,如果处理得不好,势必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1年,宿迁市区共启动征收项目17个,平均签约率达97%,是全省实施项目最多、征收规模最大、完成效率最高的地级市。 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采取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的形式就项目的补偿安置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按照“先安置后拆迁、就地就近安置”的原则,考虑群众的生活习惯,选择合理的地段建设安置房;同时采取货币化补助、以房换房等办法,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 通过这样的“阳光拆迁”,在政策范围内,将群众应该享受到的政策用足、用活,用阳光操作让群众感受惠民政策,坚持依法依规、注重民生、严肃纪律,确保拆迁过程公开、透明,才使拆迁工作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