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招商引资与工业发展(下) 解放思想 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洋河新城除了大力发展和引进酒类、酒类配套、木材加工三大产业外,还应紧紧抓住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经济转型、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专向招引力度,争取逐步形成4至5个主导产业 :酒类及配套、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器件、食品饮料等。 苏锡常带来的机遇。苏锡常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外部需求减弱,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产业政策由“苏南制造”转向“苏南创造”,注重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 洋河适宜引进产业。苏锡常位于前三位的主导产业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业,这些产业大都面临升级和转移的问题。结合洋河新城实际和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引进纺织服装、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食品饮料三类产业。 纺织服装业。因利润微薄,很多地方不愿招引此类企业,然而笔者认为此类企业大有可为。“穿”是人类除了“吃”以外的第二需求,远古时代,人类在丛林里狩猎生活就以皮为衣、叶为帽、花为饰。服装具有遮羞、御寒、装饰的功用,人类即使到了灭亡的那一天,也是不会光着身子的,所以纺织服装业就会永远存在。10年前上海服装界开始只做设计,把工厂放在苏锡常;3年前上海开始做更高端的时尚品牌推广,苏锡常开始设计,工厂进一步向北转移。周边县区走在了承接转移的前列,并且取得成功。宿城引进了恒力,泗洪引进了波司登,泗阳引进了康博,加上原有的泗娟集团、箭鹿集团等数十家本土企业,纺织服装已成为宿迁的支柱产业之一。洋河原有洋河纺织,多年来为洋河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还应引进大型品牌纺织服装企业,如江阴板块、吴江板块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洋河纺织服装产业园。 电子器件业。苏南的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都是本土企业,而电子器件企业多来自外资。当初为了吸引外资,苏锡常建好大量厂房,吸引了大量日本、台湾的凤凰来栖,这些企业投入成本低,其迁移的成本也就很低。笔者去过苏州的一些外资电子企业,这些企业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把机器设备迁往合适的地方。洋河新城应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同时考虑该类企业入驻在结构上的需求,吸引在苏锡常投资的日资、台资企业。富士康入驻淮安,尼吉康、可成科技布点苏宿园区等,说明此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陆续外迁,而苏锡常这类企业很多,如日本的松下、索尼、佳能、日立、三洋,台湾的华硕、中达、南亚,韩国的三星等数百家大型电子企业,我们要抓住时机,及时出手。 食品饮料业。洋河美酒誉神舟,有喝就得有吃,宿迁经济开发区引进哇哈哈、蒙牛、佳士利等食品饮料企业,使得宿迁食品饮料企业集聚发展,洋河同属中心城市范围,完全可以利用洋河品牌优势,通过大力引进该类企业,和经济开发区南北互动发展,进一步壮大宿迁食品饮料产业规模。 加快承接转移速度。苏南的这种产业转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也许在2-3年内就可基本完成,而东南亚和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在千方百计招引这类企业。2009年,耐克公司把在中国唯一的一家鞋类工厂—太仓工厂关闭,迁往东南亚;2011年,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蝉联昆山出口创汇冠军宝座多年的台湾仁宝电脑工业股份公司迁往越南;今年2月阿迪达斯宣布将唯一一家自有公司、位于苏州的工厂迁往东南亚……。安徽今年第一季度承接到位省外资金1363.9亿元,同比增长61.9%。宿迁和中西部地区及苏北其他城市一样,也承接了很多产业转移项目,大大加快了工业化步伐。作为刚进入工业化初期的洋河新城来说,时间不多,我们应该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各种承接要素的集聚,抓住这个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