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振兴苏酒”战略实施以来,以洋河、双沟为代表的“苏酒”领军品牌强势崛起。2012年“洋河股份”成为FT全球500强企业,宿迁市获轻工业联合会授牌“中国白酒之都”,与四川宜宾东西合璧,形成行业高峰。
一枝独秀不是春。“中国白酒之都”不仅需要高端品牌,也需要老百姓买得起、信得过的大众品牌。在领军企业的强势带领下,乾隆下江南、御珍、苏洋等一批二线“苏酒”,增强了打造白酒“小巨人”的强烈信心。2009年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酒业快速发展打造“酒都宿迁”的意见》,鼓励中小白酒企业发展,但效果不显,分金亭、双洋、双苏等一些部优省优老品牌未能壮大,个别品牌反而淡出消费者视线。2012年宿迁市白酒中小企业达211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仅4家。再看“川酒”,景象大不相同,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大名酒的泸州市,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酒类企业近20家,是宿迁的5倍。
一、人才稀缺成为发展瓶颈
以洋河镇为例,2011年该镇中小白酒企业纳税仅50万元,远不及80年代初期水平。中小酒厂销售收入锐减的原因很多,但人才缺乏导致产品品位低、成本高,不适应市场竞争是关键因素之一。
一是生产研发依靠“土专家”。洋河镇中小白酒企业技术骨干大多数是原公办酒厂老职工,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传帮带”培养起来的年轻技术员,缺乏真正意义上技术专家。现有的技术人员队伍掌握的酿酒生产工艺和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基本都是“零投入”,产品革新注重包装设计,“新瓶装旧酒”现象普遍存在,白酒口味、品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二是企业管理多为“父子兵”。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公司总经理一级多为地区酒类行业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创业人,这批管理者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和管理培训。管理层其他人员非子即亲,家族化印迹明显,子承父业是接班人培养的普遍方式。多数中小白酒企业没有广泛推行现代公司化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三是市场营销依赖“社交网”。营销方式陈旧,主要依靠个人社交圈打造销售网,一个品牌往往局限于一城一地,市场难以开拓。营销人员缺乏营销专业知识,也缺少市场历练,“泥腿子”进城现状亟待改善。
二、引才用才存在较大困难
受到产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局限,宿迁地区中小白酒企业引才用才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与新兴的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有天壤之别,与传统的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也有很大差距,引才用才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
一是政府缺乏酒类人才引导政策。出台的酒类行业相关文件,出发点多为鼓励酒类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规模,但对酒类人才引进缺少引导、指导。大型酒类企业引才用才采取自足自给模式,人才共享、人才交流、人才成长机制没有形成。
二是传统管理模式不利人才成长。现有中小白酒企业中,家族本位主义思想浓厚,各自为战、作坊式生产经营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引人才、不用人才的落后观念占据主流。对于行业内仅有的优秀人才来说,在目前的企业中也缺少成长的平台和空间,流失严重,有的企业甚至沦为“实习基地”,人才培养无法形成“梯队”。
三是部分企业缺乏财力支撑。大量中小白酒企业用地属于租用集体土地,无法办理产权证,不能进行担保融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尚存困难,人才引进更无从谈起。有的小型酒类企业依然采取“傍名牌”、“打擦边球”等游击战术,人才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投入。
三、破解人才之困几点建议
破解人才之困,已经成为打造“白酒小巨人”的必经之路。今世缘酒业在“十一五”期间就率先提出“实现优秀人才由相对短缺向超前储备转变”的人才战略,成就了企业加速崛起的传奇。加快破解人才之困,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是实施人才项目引人才。酒类产业是宿迁的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必须加强中小酒类企业的人才培养。建议市政府和各县区(开发区)出台酒类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专门性政策,编制人才项目,拿出预算资金,建立酒类人才库,形成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二是提高福利待遇留人才。规范企业用人制度,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提供合理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引进,对酒类企业引进专家的给补助,开展研发的给补贴,申报名牌的给奖励,逐步形成地区行业专家队伍。
三是强化企业管理用人才。引导企业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家族制、家长式管理方法。鼓励和引导中小白酒企业走联合、重组、兼并或股份制改革道路,引进职业经理人,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需求。
四是兴办职业学校育人才。借鉴“豫酒”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学习古井集团企业建校模式,为白酒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千亿级酒类产业优势,创办以食品酿造类专业为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创建高等院校(洋河大学)奠定基础,为酒类产业进一步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