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本帖最后由 yan_56789 于 2011-6-21 19:19 编辑省政府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苏政发〔 2011 〕 59 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 十一五 ” 期间,苏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奋发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跨上了前进的新台阶,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 十二五 ” 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苏北振兴的关键时期。这五年的发展,关系到苏北能否如期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同时也决定着全省 “ 两个率先 ” 的进程。全面达小康,关键在苏北。没有苏北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根据我省 “ 十二五 ” 规划和苏北发展实际,到 2015 年,苏北地区总体上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力争以省辖市为单位全面达小康, 1/2 以上的县(市)全面达小康;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 12% 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占比达到 45% 以上,开发区工业占地区工业比重达到 70% 以上,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12%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围绕上述奋斗目标,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苏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要求,及时动态调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标准,整合各类奖补资金,着力构建省、市、县共同参与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体系。
省级财政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苏北经济薄弱地区基层政府的财力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县级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保障能力,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省级财政继续完善促进区域发展、开发区提升、产业优化等专项政策,促进苏北经济薄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财政实力,提高县级自我保障能力。
积极支持苏北地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经济薄弱地区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给予补助。
二、深入推进产业转移
鼓励和引导省内外发达地区资本到苏北创办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吸纳劳动力多的企业(项目),沿海产业投资基金要积极支持盐城、连云港市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临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苏北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淘汰本地落后产能,严防外地落后产能向苏北转移,坚决防止污染转移。支持苏北农业现代化建设,扶持工业和各类资本在苏北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项目,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继续落实好苏北经济薄弱地区省集中收入以及共建园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集中部分全返政策,不断提高苏北开发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继续支持苏北各县(市)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发展)中心,指导苏北加快软件园建设,年内新增认定软件企业 30 家;帮助徐州、连云港两市认定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力争年内挂牌。
支持金融资源向苏北延伸,对苏北地区投放贷款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省财政给予一定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到苏北设立分支机构,对省内金融机构到苏北增设网点或分支机构,每设一个县(市)级以上分支机构,由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 100 万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村镇银行)每设一个县(市)级以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给予一次性补贴 50 万元。
进一步加大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力度, 2011 - 2012 年,围垦滩涂 60 万亩,重点建设 8 个省级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 2013 - 2015 年,再围垦滩涂 130 万亩,全面实施园区式综合开发。将中央财政补贴江苏农村土地连片整治项目资金重点向沿海滩涂围垦倾斜,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27 亿元一半用于沿海滩涂围垦重大工程;沿海滩涂围垦省级补助标准由每亩 1000 元增至 2000 元,支持沿海各市、县对已围垦的滩涂按国家要求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三、加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
深入开展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对已经省审核批复的共建园区加大指导和考核力度,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对尚未合作共建的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鼓励和推进苏南或省外开发区及大型企业到苏北共建开发区,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加快申报审核,力争到 2012 年末,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实现合作共建。
在继续执行共建园区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为鼓励共建园区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从 2011 年到 2015 年,依据共建园区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对评价排名前 10 位的园区分别给予 500 万元财政奖励资金。
共建园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为主的合作共建机制,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招商选资工作,努力建成一批融产业合作示范、新型工业化先导和现代制造业集聚的共建园区。
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依托苏北地区的重点特色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校企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科技创新要素向苏北集聚。
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对苏北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支持,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和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对苏北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建设连云港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加快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带动苏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加强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省(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省生物酿酒研究院、中科院(连云港)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和省生物质高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省内外高校在苏北设立研发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2011 年,安排苏北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各 2000 万元,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苏北地区流动, 2011 年,安排苏北急需人才专项引导资金 2000 万元,引进一批重点行业和领域急需紧缺经营管理人才。实施 “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 和 “ 企业博士集聚计划 ” ,在同等条件下对苏北资助对象给予倾斜。
面向苏北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分层分类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高职院校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苏北地区。大力实施 “ 两后双百工程 ” (即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高中毕业后上不了大学的 100% 组织培训,达到劳动年龄的 100% 介绍就业)和 “ 四全工程 ” (即全员普查登记、全员分类建档、全员培训发证、全员转化就业),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扩张实用人才队伍总量。
发挥重点高校的辐射作用,加大对苏北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力度,每年安排专项经费 4000 万元,组织省内千所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与苏北农村千所薄弱学校实行 “ 校对校 ” 结对帮扶、对口支教。 “ 十二五 ” 期间,继续选派大学毕业生赴苏北农村学校任教,全面实行学费全额返还的奖励政策。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苏北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苏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 2010 年基础上提高到中央核定东部地区的标准,省财政继续对苏北经济薄弱地区按现行比例给予补助。设立学前教育奖补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农村幼儿园建设,扶持苏北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同时省财政继续按现行比例分担苏北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所有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苏北地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普及县、乡、村三级 “ 两馆一站一室 ” 、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固定放映和健身路径,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推进居委会和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对每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给予适当补助。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养育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补助资金、农村敬老院建设 “ 关爱工程 ” 省级补助资金和城乡医疗救助省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苏北地区。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为中心任务,统筹推进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确保 2011 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此基础上,全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到 “ 十二五 ” 末,苏北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薄弱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5 万元以上。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支持和培育苏北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基地及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帮助苏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资助各类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种经贸活动。
鼓励外资北上,充分利用我省驻外机构和各类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宣传苏北,打造江苏利用外资新高地。加强苏北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功能建设,重点支持特殊功能监管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苏北地区开发区升级、调整区划或设立新的开发园区。
鼓励苏北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支持苏北地区建设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一步规范外派劳务市场建设,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苏北企业赋予外派劳务经营权,鼓励建立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 30 万元。
八、加快交通、电力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新一轮国省干线改造工程的同时,加快建设宿迁至新沂、连云港东疏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阜宁至建湖、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推进盐城至大丰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淮江段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加快航道和连云港港、大丰港建设,着力建设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深水航道;开工建设连盐和连淮铁路,不断提升陇海铁路和徐州、连云港机场服务水平;加大客货运枢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苏北地区农村客运班线和镇村公共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苏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便群众出行。在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和撤渡建桥等方面对苏北继续实施倾斜。 “ 十二五 ” 期间,安排国省干线公路省级补助资金 80 亿元。 本帖最后由 yan_56789 于 2011-6-21 19:22 编辑
进一步加大苏北地区电网建设力度,提高苏北电网投资比例,满足苏北地区用电增长需求。加快建设 500 千伏岱山升压、盐北升压、旗杰升压、连云港北(临海)升压等输变电工程,推进新海电厂和徐州国华电厂 “ 上大压小 ” 工程的配套送出输变电工程建设,为苏北新建机组早日并网发电创造条件。全面推进苏北沿海地区电网规划建设,加快建设风电汇流站,确保沿海风电可靠送出。实现电网规划与地方规划有效对接,加大重点电网项目站址和走廊的保护力度,加快布点建设苏北地区后续 500 千伏项目。
支持苏北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点,不断提高苏北产业发展和城乡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九、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在 “ 十二五 ” 期间,以新一轮治淮工程为重点,开工建设淮河入海二期工程,完成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加大区域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强流域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防洪除涝能力。
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积极推进苏北地区区域治理工程,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和大型泵站改造任务。
以南水北调及沿海地区供水为重点,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沿海江水东引北送骨干供水工程,完善区域输水配水网络,强化城乡供水水源管理和安全保护,健全防汛防旱减灾体系,提高苏北和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保障与水利应急能力。
以农业增产增效及改善民生为目标,在苏北重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和河道疏竣工程,推进农村水利建设,推进农村水利标准化、现代化。
大力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夯实苏北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十、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 “ 十二五 ” 期间,积极争取中央治淮专项资金,加大对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管网建设奖励力度,推动淮河流域重点治污工程建设。
协调安排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苏北地区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环保工程项目建设。支持苏北地区建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企业。
安排专项资金 1.2 亿元以上,重点支持 6 - 10 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
加大通榆河沿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南水北调沿线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工程建设支持力度,省级安排的环境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自 2011 年起从 1.5 亿元调增到 3.5 亿元,重点对苏北区域供水管网建设进行 “ 以奖代补 ” ,奖励比例由投资总额的 7% - 12% 调至 20% 以上。
苏北各地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同时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从 “ 两个率先 ” 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共同为苏北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动苏北地区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不断开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 ○ 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省政府促进苏北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主持人(肖泉):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最近,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今天,我们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一下这个《意见》。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卫东先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巡视员闫浩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先生,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正喜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方面内容: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卫东先生作简要发布。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下面,请张主任作新闻发布。
张卫东: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
加快苏北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事关江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苏北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最近,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这对苏北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激励作用。根据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对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及此项政策意见作一通报说明。
一、苏北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差距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属我省相对欠发达地区。土地面积5.4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5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3%、37.8%。苏北地区位于黄海之滨,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重要位置。“十一五”时期,是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益多的历史时期,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苏北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2010年,苏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44.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1.1%,比“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苏北五市地区生产总值均突破千亿元,徐州、盐城两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市财政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铜山、东台、大丰、邳州、沛县、建湖进入2010年全国百强县。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苏北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2.9和3.1个百分点,其中宿迁二、三产业比重五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正逐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由分散式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向产业基础较好的机电、纺织和化工等领域集聚。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富士康科技城、中能硅业、恒力工业园、中复连众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实施,徐工、悦达、如意、淮钢、洋河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沿海开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及共建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各类开发区达到42个,其中国家级6个。201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占苏北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63.6%和77.6%。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苏北投资环境较大改善。2010年末,民营企业达到21.9万户,注册资本4745.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倍和5.1倍;个体工商户达到109.9万户,注册资本1004.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倍和9.3倍。上市企业15家,融资额103.1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和4.1倍。“十一五”期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174.4亿美元,是2005年的5.8倍。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苏北地区相继建成淮盐、连盐、宁淮、徐济(江苏段)、连临(江苏段)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宿新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47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41%。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顺利推进,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港口实现吞吐量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7万标箱,跻身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淮安涟水机场建成通航,通榆河北延工程贯通送水通航,治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海堤达标工程以及京沪高铁徐州段、宿淮、连盐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风电、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过去五年,我省农村实事工程省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苏北地区,累计投入了317亿元,极大改善了苏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苏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020元和7726元,分别是2005年的1.6倍和1.8倍。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普及,汽车、电脑等进入百姓家庭。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个全覆盖”。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要实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今年以来,苏北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苏北地区实现GDP2190.59亿元,增长12.8%,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和3.1个百分点;产业转移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民生问题得以不断改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充分看到加快苏北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总体上来看,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重大产业项目、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还比较少,群众富裕程度还不够高,城乡发展差距还比较大,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强,人均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010年,苏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致相当于苏南的1/4、全省的1/2、全国的4/5;人均财力10.28万元,相当于苏南的43.2%、全省的64.4%。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苏北振兴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加快苏北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支持苏北发展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苏北各地要把加快振兴的目标追求和持续奋斗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推动苏北振兴实现更大突破。
加快苏北发展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能否如期实现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苏北,难点也在苏北。苏北全面小康的进度,关系全省“两个率先”的进程。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力度,激励苏北地区挖掘后发优势、寻求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加快振兴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全省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加快苏北发展是抢抓发展机遇的紧迫任务。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既要抓住梯度转移的现实机遇,又要捕捉同步发展的潜在机遇,同时在有条件的领域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构筑局部领先的竞争优势。我省海岸线有3/4在苏北,要抓住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契机,增强沿海与中西部腹地之间的互动,促进互利共赢。要发挥后发地区的独特优势,善于利用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多样性选择,提高发展起点,努力开辟苏北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苏北发展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西协调问题”。加快苏北地区发展不仅是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体现全国“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要求。
二、《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
(一)起草背景。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苏北发展十分重视,2001年以来,是出台支持苏北发展政策比较密集的时期,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开发区建设、深化南北合作、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苏北各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欢迎。
今年3月23日,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八次会议在宿迁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苏北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加快苏北振兴的政策举措,在新起点上推动苏北跨越发展。李学勇省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李省长在讲话中明确“十二五”期间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力争以省辖市为单位全面达小康,1/2以上县(市)全面达小康。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占苏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开发区工业占地区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围绕上述目标,李学勇省长提出下一步重点在财力保障、推进产业转移、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支持科技创新等10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根据李学勇省长的讲话精神,在徐鸣副省长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省政府组织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李学勇省长提出的10个方面的内容,开展深入调研,抓紧出台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政策举措。先后召开了3次专题座谈会,起草形成了省政府《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4次征求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4月1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意见》,修改完善后,4月25日印发各地、各部门执行。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意见》围绕“十二五”苏北奋斗目标,共提出了10条政策意见,内容涉及财政、产业、科技、民生、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主要有: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财力需要,《意见》首条就提出要完善苏北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省级财政加大对苏北地区基层政府的财力倾斜和支持力度;继续完善促进区域发展等专项政策,壮大县域财政实力;支持苏北地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补助。
二是进一步加大产业转移支持力度。考虑到新型工业化仍是加快苏北发展的主要任务,吸纳产业转移仍是苏北现阶段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最有效举措,《意见》提出深入推进产业转移,继续落实好苏北经济薄弱地区省集中收入以及共建园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省集中部分全返政策,不断提高苏北开发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共建园区建设是我省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举措,《意见》提出深入开展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对已经省审核批复的共建园区加大指导和考核力度,支持尚未共建的开发区有序推进共建工作,力争在两年内全省共建园区建设达到全覆盖。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对建设成效明显的共建园区给予财政奖励资金。
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等支持力度。《意见》在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关支持政策,2011年安排苏北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各2000万元,以后逐步增加该专项资金规模。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对苏北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支持,省科技专项资金对苏北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苏北地区流动,2011年安排苏北急需人才专项引导资金2000万元,引进一批重点行业和领域急需紧缺经营管理人才。省级科技计划和经费向苏北倾斜。
四是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苏北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明确要加快苏北教育现代化步伐,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到中央核定东部地区的标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苏北地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并从社会保障、救济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提出相关支持政策举措。
五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为推动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意见》在第八至十条分别从加强苏北交通、电力、信息化、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出相关支持政策举措,列出了一批需抓紧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此外,为推动苏北地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意见》还从出口基地建设、公共平台项目、市场主体培育等领域提出相关支持政策举措。
本次出台的政策内容,既有以前出台的,执行效果好且需继续深化执行的政策,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产业转移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也有一些突破性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更加”:
一是更加注重政策激励效应。过去出台的支持共建园区发展政策,基本是普惠性、资助性,只要一经省审核批复,省里就给予优惠扶持,本《意见》提出对做得好的共建园区将给予资金奖励,即从2011年起到2015年,依据共建园区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对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且评价排名前10名的共建园区,分别给予500万元财政奖励资金,以体现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是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并重转变,《意见》除了提出土地、金融等生产要素方面加大对苏北支持,还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等创新驱动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得到拓展,过去支持苏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交通、水利、电力等硬件设施,《意见》将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范围扩展到信息化、城乡社会服务体系、环境设施等方面。
总之,《意见》准确把握了当前苏北地区的最主要矛盾,强调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化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快苏北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意见》提出的10个方面政策意见与苏北的发展要求贴得很近,更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希望媒体的朋友们帮助我们宣传好这一《意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政策效应,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谢谢张主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山东临沂原来是个又穷又偏的地方,通过市场流通建设,已经全国闻名,城市建设强大美丽.现在的洋河新城起点并不比他们差,他们的市场建设经验值得洋河新城学习借鉴!!希望尊敬的各级领导们走出去考察!! 顶顶 {:5_161:} 如果需要我为你要旗 临沂确实发展很快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