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环球时事解读20110704
本帖最后由 美人泉边 于 2011-7-8 15:20 编辑资深外交官图尔基.费萨尔亲王访问英国时表态,中东地区要么都没有核武器,要么就竞赛核武军备。这名沙特前情报局长暗示,假使某一天德黑兰拥有或接近拥有核武器,利雅得不会坐观,同样会寻求核武。
按英国《卫报》6月29日的说法,图尔基亲王当月早些时候访问英国,在一座空军基地秘密会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官员,谈及沙特对中东无核话题的观点。
图尔基说,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将迫使沙特……寻求政策,继而产生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
他没有详述将寻求何种政策,没有阐明何谓戏剧性后果。但是,与图尔基亲近的一名沙特官员告诉《卫报》记者,亲王的态度已相当明确。
“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而我们没有,我们无法生存在这种环境中。就这么简单,”这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官员说,“如果伊朗发展核武器,对我们而言,那无法接受,我们会紧随其后。”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沙特阿拉伯费萨尔亲王”的这个“.....要么.......要么.......”之“立场”,是英国《卫报》于6月29日披露出来的。
至于“沙特阿拉伯费萨尔亲王”是在什么时间讲的?我们再来注意另一段文字,原文是:
按英国《卫报》6月29日的说法,图尔基亲王当月早些时候访问英国,在一座空军基地秘密会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官员,谈及沙特对中东无核话题的观点。
图尔基说,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将迫使沙特……寻求政策,继而产生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
●两个细节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强调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时间。
显然,如果英国《卫报》的报道属实,那么,这个“.....要么.......要么.......”的抛出时间,是6月初。
第二个细节:是内容。
非常清楚,这就是沙特人所为的“......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
有意思的是,就在五月底、六月初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在“焦点点评”中的“讨论内容”,在这两个细节上,恰恰与这个“.....要么.....要么......”紧密相关。
●“这段回顾”不仅必要、且“非常能说明问题”!
在我们进一步展开之前,请大家不妨一起回顾当时的一段讨论纪要。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时间”上,“这段回顾”不仅必要、且“非常能说明问题”!
.............................................................
在我们正式引入“第四轮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且将其“始点”追溯至“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失败”的情况下,直到“今天所谓的高潮”之前,所谓“第四轮排列与组合”已经可以提炼出如下特征:
第一,在经历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之后,在中国通过欧盟与俄罗斯的策应,手擎彻底扒下“美国军事技术绝对优势”的反卫星武器、新一代核潜艇、中段反导、北斗导航、歼20、反舰弹道导弹等战略与战术武器,以“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队”这一事件为契机,以强行介入中东的方式,运用“与美国一切都在中东谈”的策略,成功地将“大国间战略利益主要交换平台”从中国重中之重的南亚方向、推至“均”远离“中欧俄”各自的“重中之重”,却积聚了美国核心利益的“中东方向”,并成功构建、且“中俄”已经实际运行了“这一模式”。
第二,在“第一”的层面上,中国在“欧俄”及其它相关国家的策应下,已经将“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格局”推至“不可逆转的破局进程”。
第三,在“第二”的层面上,以“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为基础,欧盟在“参与”构建这一模式、且目睹“中俄”已“实际运行”该模式、并收获不浅之后,欧盟也决定以“中东和平进程”为“交易平台”,也玩一把“一切重大问题都与美国在中东谈”,借地中海计划的战略掩护、全力推进“欧盟全面整合进程”,也就是以“和平方式”尽快结束“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续发展”的“处理进程”。
●欧盟要玩“这种游戏”的“切入点”与“切入工具”
显然,欧盟要玩“这种游戏”的“切入点”就是“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队”的“处理进程”,欧盟切入的“具体工具”就是“视美国是否让步再决定欧盟下一步怎么做!”
非常清楚,就如我们之前所说,在这个问题上,对欧盟而言,所谓“下一步怎么做”,其实有两个可选项:
其一,是正式“实质性”配合美国,以美国制裁方案为主,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对伊朗展开“实质性制裁”、即:全面的贸易禁运、并切断与伊朗的金融往来。
对此,我们再次强调,这种“联合国框架之外实质性制裁伊朗”原本就是针对中国之“暗渡陈仓式(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南亚破局”的一种“即有方案”,其本质上就是在制裁中国,是对中国正式展开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
也正因如此,它为中国所坚决反对,而俄罗斯却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持一种相对超然态度、从而像欧盟那样,可在伊朗、中国、美国“三方”之间“全部通吃”的原因。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以其“亲美”之身遭遇“埃及之乱”的关键原因
其二,是配合一直想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发挥决策作用的“中俄”,在“中俄”及阿拉伯国家的策应下,利用“欧美”中任何一家“说了就算”的特点,打开“欧美”共同控制下的“埃及口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社会进出加沙地带的第二条通道”,从而彻底废除“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或者以此相威胁!
值得强调的是,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以其“亲美”之身,之所以会遭遇“埃及之乱”,一个关键原因恰恰在于:在是否打开“埃及口岸”的问题上,“埃及穆巴拉克政府的利益与态度”即取决于“欧美”的共同态度,但也必须重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中俄”的态度,而“这种关系”投射到“埃及口岸”的问题上,就恰恰反映为这样两种情况:
首先,只要“欧美”一致,那么,就表现为“欧美”共同控制“该口岸”的“开与关”。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该口岸”的“开与关”与“中俄”及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无关”。
其次,如果“欧美”不一致,则,“该口岸”的“开与关”与“中俄”及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关”。
在“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队”的那段时间里,“埃及口岸”被“加沙群众”强行冲开的那一幕,就是在“欧美”不一致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种“欧美共同控制”具体到“开”的层面,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简单情况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关闭第二条通道”是独自控制着“第一条通道(以色列至加沙)”的美国的“本能态度”,而“打开埃及口岸”却符合“中俄”及大多数阿拉伯的共同利益,因此,这种“欧美共同控制”具体到“开”的层面,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简单情况,即:尽管“欧美”分别决策一半,但它只需“欧美”中的一家也就是“欧盟说了就算”。
如果弄清楚这一点,再结合我们之前的一个观点,即:欧盟在“利比亚由乱至稳”的问题上有多艰难,那么,它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力度就会有多大,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明白,尽管欧盟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上举步维艰,但从“埃及新政府”决定自28日起、除了周五和公共节假日外,长期开放通往加沙的拉法口岸的情况来看,经过一番“排列与组合”,欧盟显然开始着力于上述“切入点”、拿着上述“切入工具”、“正式开玩”所谓“一切都与美国在中东谈的游戏”了。
●欧盟,最终找到“游戏感觉”的转折点,不是别的,就是“拉登之死”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真实的情况是,开始时,在利比亚问题上焦头乱额的欧盟,最终找到“游戏感觉”的转折点,不是别的,就是“拉登之死”。
显然,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华盛顿决策者借“拉登之死”、向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将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置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其真实目的还是在于向中国视为重中之重的南亚方向、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或迫使中国接受G2、令美国可以G2之力、转身彻底解决欧盟(欧元)问题,或顺势进行“南亚破局”,伺机解决中国问题,但中国的反应却是,一不接受G2,二是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
●中国的“反击原则”是“准备与美国人撕破脸皮”的
在不接受G2的层面上,我们已经无须多说,而在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的层面上,从巴基斯坦总理访华、要求中国经营可联贯中国、巴基斯坦、伊朗的瓜得尔港,甚至帮助巴基斯坦建设军港(其实就是邀请中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基地),而从中国一是决定向巴基斯坦尽快提供50架枭龙战机、二是对巴基斯坦的邀请不置可否,三是增强针对南亚的军事部署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是“准备与美国人撕破脸皮”的。
另外,从中国政府对“伊朗与朝鲜进行导弹技术交换”的“传言”不直接回应,且“认真考虑应邀前去观察伊朗核设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也是“准备与包括欧洲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撕破脸皮’、从而用中东最暴力破局、彻底打破目前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即有格局、提前洗牌”的。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反击姿态”对欧美国家利益、特别是欧美资本利益都是个强烈警告。
...........................................................
显然,我们想强调的是,之所以“在此回顾”,就是想从中提出“如下要点”,即:
第一要点:中国在“欧俄”及其它相关国家的策应下,已经将“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格局”推至“不可逆转的破局进程”。
第二要点: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以其“亲美”之身,之所以会遭遇“埃及之乱”,一个关键原因恰恰在于:在是否打开“埃及口岸”的问题上,“埃及穆巴拉克政府的利益与态度”即取决于“欧美”的共同态度,但也必须重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中俄”的态度,而“这种关系”投射到“埃及口岸”的问题上,就恰恰反映为这样两种情况:
首先,只要“欧美”一致,那么,就表现为“欧美”共同控制“该口岸”的“开与关”。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该口岸”的“开与关”与“中俄”及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无关”。
其次,如果“欧美”不一致,则,“该口岸”的“开与关”与“中俄”及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关”。
第三要点:欧盟在“利比亚由乱至稳”的问题上有多艰难,那么,它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力度就会有多大!
第四要点:以“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为基础,欧盟在“参与”构建这一模式、且目睹“中俄”已“实际运行”该模式、并收获不浅之后,欧盟也决定以“中东和平进程”为“交易平台”,也玩一把“一切重大问题都与美国在中东谈”,借地中海计划的战略掩护、全力推进“欧盟全面整合进程”,也就是以“和平方式”尽快结束“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续发展”的“处理进程”。
第五要点:从“埃及新政府”决定自5月28日起、除了周五和公共节假日外,长期开放通往加沙的拉法口岸的情况来看,经过一番“排列与组合”,欧盟显然开始着力于上述“切入点”、拿着上述“切入工具”、“正式开玩”所谓“一切都与美国在中东谈的游戏”了。
第六要点:在利比亚问题上焦头乱额的欧盟,最终找到“游戏感觉”的转折点,不是别的,就是“拉登之死”。
第七要点:由于“欧盟利益”被“中、俄、美”长时间搁置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上,因此,“欧盟的叙利亚政策”显然也被欧盟拿来当作“催促工具”,当作催促“方方面面”同意欧盟尽快以“和平方式”、尽快结束“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续发展”的“处理进程”的、一个“工具”。
第八要点:从中国政府对“伊朗与朝鲜进行导弹技术交换”的“传言”不直接回应,且“认真考虑应邀前去观察伊朗核设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也是“准备与包括欧洲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撕破脸皮’、从而用中东最暴力破局、彻底打破目前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即有格局、提前洗牌”的。
第九要点: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反击姿态”对欧美国家利益、特别是欧美资本利益都是个强烈警告。
在罗列了上述“九个要点”之后,我们再赤阅读几则新闻片段。
英国外交大臣称:伊朗正秘密试验弹道导弹或能携带核弹头
【伦敦消息】据媒体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6月29日说,伊朗已开始秘密试验能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
黑格在一份发放给议会议员的声明中说:“伊朗已开始秘密试验弹道导弹和火箭发射器,其中,所试验的导弹有能力运载核弹头,这违反联合国第1929号决议。”
黑格还说,伊朗已宣布将生产20%浓缩铀的能力提高两倍,“这一(铀)浓缩水平远远超过和平利用核能所需。我们会继续保持并增强对伊朗政府的压力,以求就伊朗核计划达成一份协议。”
6月27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陆空三军开始举行代号为“伟大先知6”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期10天。按法新社说法,伊朗试射多枚导弹,其中一枚中程导弹打击范围可覆盖以色列和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目标。伊朗称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意在释放“和平和友好信息”。
美联社报道,英国方面指认,伊朗自去年10月起已秘密实施至少3次中程弹道导弹试验。
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指挥官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6月28日说,伊朗已掌握生产射程超过2000公里导弹的技术,但没有生产打算。
美高官透露:美国决定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建立关系
【华盛顿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官方高级人士透露说,穆巴拉克倒台后埃及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美国政府决定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建立正式关系。土耳其世界新闻通讯社30日引用美国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负责人的话说,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民众推翻后,埃及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强大,为此,美国政府决定与穆斯林兄弟会建立正式关系。这位负责人还指出,美国的做法肯定会引起以色列的强烈不满,但奥巴马政府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还是坚持要这样做。这是该兄弟会1929年成立以来美国对其立场发生的实质性和突然改变。
报道说,根据美国过去的政策,只允许美国外交官与埃及人民议会中的穆斯林兄弟会议员进行接触,而兄弟会的成员还是以独立人士当选的议员。美国分析人士指出,穆巴拉克今年2月11日倒台后,埃及的政治风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还在继续变化,兄弟会势力迅速扩大,美国的国家利益要求美国政府必须与埃及所有各派进行对话,奥巴马政府除了与兄弟会进行直接联系没有其他选择。
据报道,埃及今年9月要举行议会选举,年底举行总统大选,根据目前埃及局势的状况,兄弟会届时会取得很大胜利,这样,未来埃及政治走向使美国感到担心。为此,美国前驻埃及和以色列大使爱德华。沃克说,“现在穆斯林兄弟会是埃及势力最强大的力量,要想使埃及未来的大选透明、民主,必须与兄弟会进行接触;另外,埃及正从过去的政治模式向西方民主靠拢,这更需要美国与兄弟会进行联系,使其改变过去敌视美国和以色列的立场。”
【时事点评】在针对这两则新闻进行具体展开之前,我们有两个建议:
其一,大家在阅读“英国外交大臣称:伊朗正秘密试验弹道导弹或能携带核弹头”的时候,不要将“关注点”放在英国人怎么说,而要“着重”听听伊朗人怎么说,特别是那句“.......伊朗已掌握生产射程超过2000公里导弹的技术,但没有生产打算!”
显然,这句话“似曾相识”,因为不久前,伊朗总统就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虽然伊朗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但如果确实打算制造核武器,也不会害怕任何人!”
其二,大家在阅读“美高官透露:美国决定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建立关系”的时候,也不要将“关注点”放在美国人怎么说,而要“着重”注意埃及国内政治态势的变化,也就是说:种种迹象说明,埃及今年9月要举行议会选举,年底举行总统大选,根据目前埃及局势的状况,兄弟会届时会取得很大胜利。
●“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仍在“脱稿运行”
显然,在我们提请大家“着重”注意的“两个方向”,其“最新发展”显然是与“美国中东安全政策”格格不入,也就是说,“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仍在“脱稿运行”。
毫无疑问,在“伊朗已掌握生产射程超过2000公里导弹的技术,但没有生产打算”,且伊朗日前“将一只猴子成功送入太空”的背后,是伊朗在向“方方面面”宣示:自己已经拥有了至少向2000公里之外“扔石头”的能力;
而在“伊朗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但如果确实打算制造核武器,也不会害怕任何人!”、且“伊朗已宣布将生产20%浓缩铀的能力提高两倍”、并结合那张“曾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示”过的“原子弹头设计蓝图”,则是伊朗在向“方方面面”宣示:伊朗已经拥有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伊朗在“中、远程核打击(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的层面上、已经较朝鲜走得“远得多”了!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英国外交大臣“公开”表示“伊朗正秘密试验弹道导弹或能携带核弹头”已经“有一点儿震撼”,但伊朗人显然不满足于“这一点儿震撼”,我们的评估是:或者由于综合实力较朝鲜强大得多,更或者、因为“伊核”在全球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较“朝核”重要得多,从而获得“非美势力”的帮助也可能更多,显然,就目前可以观察到的“结果”而言,在“埃及之乱”运行至今、在途中经过“叙利亚”这个观察点、还被注入“拉登之死”这个巨大变量,但最终也未敢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之后,伊朗在“中、远程核打击(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的层面上、“已经”较朝鲜走得“远得多”了!
●沙特所说的“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有可能具有如下“看点”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英国外交大臣称:伊朗正秘密试验弹道导弹或能携带核弹头”与“沙特资深外交官访英称:要么中东都没核武 要么就核竞赛”,特别是“将迫使沙特……寻求政策,继而产生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再结合那张“原子弹头设计蓝图”有关“出处”的“传说(据说,该图源于巴基斯坦核弹之父,但巴基斯坦的核技术在‘传说’中又曾与朝鲜有过交流)”、以及巴基斯坦在“拉登之死”后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叙利亚目前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坦率地讲,我们认为:沙特所说的“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有可能具有如下“看点”:
第一个看点,是“围绕”中东数个重要国家,比如、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埃及等,在一夜之间“都有可能”突然产生“已经、或者即将拥有核武器”的的新闻,其中,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的核计划,或多或少地“将”与朝鲜相“关联”。
●从“商业链”与“核遗传”的层面去考虑,“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也真的有“说不清”的“可能性”
第二个看点,由于几年前俄罗斯就有人抛出“俄罗斯准备成立核公司(买卖核物资、核技术)”的消息,而朝鲜最早的核武技术就源于俄罗斯,因此,如果从“商业链”与“核遗传”的层面去考虑的话,即便中东出现大规模的核扩散、沙特所说的“某种说不清的戏剧性后果”也还真的有“说不清”的“可能性”。
●“美国资本”对俄经济的一次“警告性打击”,对中国发起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一个“准备环节”
第三个看点,我们注意到,与格鲁吉亚战争前后的情况极其类似,完全在“西方资本(美国资本代言)”操纵下的国际原油价格不久前再次爆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即是“美国资本”对俄罗斯经济的一次“警告性打击”,也是准备大幅推升国际原油、大宗商品价格、更大幅度向中国输入通货膨胀,从而对中国发起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一个“准备环节”。
因此,非常害怕核扩散的“西方资本(美国资本)”应该想一下,一旦“俄罗斯经济”最终因石油价格大跌而果真需要“成立倒卖核物资、核技术”的“核公司”,那么,谁又敢保证俄罗斯不会为“100亿美元一份的核技术、或者核原料”而“动心”?更何况,“核技术与核原料”到底是“俄罗斯技术”、还是源于俄罗斯的“朝鲜技术”,恐怕也说不清楚!
●在多年之前,我们就曾经详细论证了一个结论
因此,对以“中俄”为首的“南方经济”而言,由于“中俄”均对“遏制了自己经济发展空间”的“石油美元结算制”、特别是“美元本位制”深恶痛绝,因此,在削弱“西方资本”对“中东油桶”的控制力的层面上,也有着强大的“共同利益”。
不仅如此,由于“欧盟利益”也对“石油美元结算制”、特别是“美元本位制”遏制了自己经济发展空间”而深恶痛绝,因此,在“西方资本是否继续掌控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层面上根本冲突的“中欧俄”,却也能共同打造一个“伊核六方会谈”,并将“美国利益”给强行地“装”了进来。
在这个问题上,在多年之前,我们就曾经详细论证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从本质上讲,1“中欧俄”就是用“万一不行,就放手让伊朗跨进核门槛、从而彻底打破‘命系有石油美元结算制、美元本位制’的中东格局”、迫使“当时还非常嚣张美国单边主义”接受“伊核六方框架”的。
●再谈朝核六方会谈的几个作用
毫无疑问,“伊核六方框架”虽“拷贝”于“朝核六方会谈“,且作用类似,但“层次”是不一样的。
就“朝核六方会谈”而言,在“天安舰事件”之前,恢复“朝核六方会谈”是美国想要的,因为,它想借这个“六方会谈框架”、通过中国去约束朝鲜、阻止朝鲜向中东、甚至南美扩散核技术、远程导弹技术。
而在“天安舰事件”之后,恢复“朝核六方会谈”是中国想要的,因为,在“天安舰事件”之“真相”不明的背景下,恢复“朝核六方会谈”则意味着“天安舰事件”已经过去。
到了“埃及之乱”、经过利比亚之乱、叙利亚之乱、特别是“拉登之死”后,不论是在“叙利亚”这个止损点(对中俄而言)的问题上,还是“中国海上运输线稳定”问题上,更或者“南亚局势”上,面对美国企图从制造“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特别是“印度之乱”的层面对中国发起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恢复“朝核六方会谈”,又成了美国最想要的。
●“伊核六方框架”虽“拷贝”于“朝核六方会谈“,且作用类似,但“层次”是不一样的
而就伊核六方会谈而言,站在美国的层面上,它之所以被迫接受“伊核六方框架”,在于通过它、借助“中欧俄”中大多数的力量、“阻止”伊朗正式跨进核门槛,从而尽可能保住“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
站在“中俄”的层面上,在于通过它、借助欧盟、及其它“非西方势力(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力量、一方面分化“欧美”、一方面尽可能地介入“中东事务”,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要通过美国、甚至欧盟对伊朗的压力,去有效约束“战略抱负极大”的伊朗。
而站在欧盟的层面上,则在于通过它,借助“中俄”与“伊核”对美国的压力,从美国手中尽可能地淘换“中东话语权”、并迫使美国在欧盟整合层面上的让步,最终推进欧盟的全面整合进程,从而慢慢用“欧元”这种货币单位对“美元”完成“西方货币本位制”的“新陈代谢”。
真实地情况就是,“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就是在“这一意图”下的“具体成果”,地中海计划的复活,“欧盟简单宪法”的通过,欧元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都是这一意图的“具体成果”。
●“欧盟利益”对“伊核六方框架”是非常看重的
显然,一方面,由于上述进程远未结束;另一方面,欧盟无法主导“利比亚之乱”的“后续发展”则说明,由于其军事能力的严重短板,政治整合尚须完善,再加上经济实力相对有限(欧元仍然无法取代美元),因此,“欧盟利益”仍然无力“自我推进”欧盟的全面整合进程,因此,站在“北方与南方”的层面,“北方”之“欧盟利益”对“伊核六方框架”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借助“中俄欧”的“共同利益”,这可约束伊朗、防止其跨进核门槛、从而引起中东全面竞赛,继而彻底打碎“西方资本(包括欧洲资本)”主导全球金融秩序的基石--全球即有格局(请注意这一说法);
而站在“欧美矛盾”的层面,来自“伊核”之“中俄欧战略协调”仍然不可或缺,因为,要继续推进欧盟的全面整合,直到欧元本位制“上位”,“借”彻底打碎“美元本位制”主导全球金融秩序的基石--“中东即有格局(请注意这一说法)”这一战略危险,作为“欧盟”用以威胁“美元本位制”的“战略工具”,那就是必须的。
●在“是否”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的问题上,“欧美”终于来到了“选择时刻”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英国外交大臣称:伊朗正秘密试验弹道导弹或能携带核弹头”与“沙特资深外交官访英称:要么中东都没核武 要么就核竞赛”的“背后”了,是在“是否”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的问题上,“欧美”终于来到了“选择时刻”。
但首席评论员仍然强调:这一“终于来到”,本质上虽然仍属于“排列与组合”层面的东西,但明显有了“一旦选择击穿止损点”,就可能招到“中俄”断然反击、从而中东局势、甚至全球局势一一失控的危险。
在这里,我们不妨再回过头去看看第八、九两个要点,即:
................................
第八要点:从中国政府对“伊朗与朝鲜进行导弹技术交换”的“传言”不直接回应,且“认真考虑应邀前去观察伊朗核设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也是“准备与包括欧洲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撕破脸皮’、从而用中东最暴力破局、彻底打破目前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即有格局、提前洗牌”的。
第九要点: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反击姿态”对欧美国家利益、特别是欧美资本利益都是个强烈警告。
................................
我们也就不难看出,显然,这一“.....一旦欧美选择....局势就可能全面失控.....”的危险,对“中俄欧”及阿拉伯国家等组成的“国际社会”中的“大多数”而言,也是一种“排列与组合”层面的东西,与“(欧美)终于来到”是针锋相对。
●非常担心“叙利亚之乱”全面失控的沙特阿拉伯,此次拿“伊核问题”、跑到英国说事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显然,通过利比亚这个“观察点”,从“英国与法国”一道“积极军事打击卡扎菲”的层面去观察,“英国利益”有“身在曹(美)营心在汉(欧)”、也就是“回归欧洲利益”的倾向,而基于其“身在曹(美)营”的事实,非常担心“叙利亚之乱”全面失控的沙特阿拉伯,此次拿“伊核问题”说事儿,将“要么中东都没核武 要么就核竞赛”的问题捎带给“美国利益”,让“美国利益”小心“戏剧性后果”,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而就如我们之前所说,“叙利亚”这个“国际社会(中欧俄、阿盟、中东地方王等)”中“大多数”的“中东共同利益”的止损点一旦被“有效击穿”,“国际社会“必然做出“强硬反击”。
至于强硬反击的方案就有两个,其一,是“国际社会”强行打通“进出加沙”的第三条通道、也是不在“欧美”控制之下的海上通道,强行打通的办法,或是“武力护航”,从而正式废除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彻底打碎石油美元结算制、甚至“美元本位制”的“基石”。
其二,就是“国际社会”默认伊朗正式跨进核门槛,从而在中东、甚至全球(特别是南美与非洲)进行核扩散,让战争危险、特别是核战争危险从“欧亚海上运输线”沿岸、从中东、北非、南亚、东亚等战略方向,一直“拷贝”至全球、拷贝至欧洲的腹部、美国的后院,从而让“西方资本”不再像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还能找到一处安全的“防空洞”与“避难所”。
●所谓的“两种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方案
显然,基于“上述两种反击方案”,如果是选择强行打通“第三条通道”,那么,这个武力护航的角色,首先就会落在伊朗、土耳其、叙利亚这些个“中东地方王”的肩上,由于“以色列有核”,因此,在这些个“中东地方王”准备进行“武力护航”的背后,自然是同时寻求“核武装”。
因此,所谓的“两种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方案,那就是非常害怕“叙利亚之乱”全面失控的沙特阿拉伯所说的“....要么.....要么......”。
显然,如果“以色列就此解除核武装”,或者被证明“根本就没有核武装”,那么,在“国际社会”的策应下,以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中东地方王”强行打通“第三条通路”、废除美国“以以色列为军事支撑、以沙特阿拉伯为经济支撑”的中东格局,将不成问题,如果“以色列没能解除核武装”,或者证明“以色列有的确拥有核武装”,那么,在沙特阿拉伯所说的“说不清楚的戏剧性局面”下,可能突然、迅速实现核武装的“中东地方王”,在“国际社会”的策应下,强行打通“第三条通道”,在力量上也不成问题。
●无他,黔驴技穷耳!
值得强调的是,就中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在“欧美”于“叙利亚问题”、盯着“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瞄着“南亚破局”、摆出一副“就要选择”之姿态的同时,中国也在“南海方向”,盯着“叙利亚问题”、瞄着“伊核问题”、也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断然反击”的姿态。
毫无疑问,一旦中东、甚至非洲大陆因“叙利亚之乱”这个止损点被有效击穿而全面失控,那么,“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甚至“东亚海上运输线之乱”将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然加速对“南海油气资源、特别是航路资源”的控制,而“东亚经济”的“相当部分”也将更加依靠“有能力进行最低限度内循环”的中国经济,比如泰国、日本,甚至澳大利亚,越南等、从而不得不更加靠向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海上运输线”由乱至稳之前,起码在“中国南海”、甚至整个西太平洋,如果中国进行反击,就没有谁的海上运输线、特别是“商品供应量”会是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严重依赖“东亚实体经济”、自已又难以承受“高成本经济运行”的“美国经济”,要特别注意了!
至于办法,相对那种“批发海盗”的“下三流”的手段而言,高尚得多、文明得多、简单得多的办法有的是,比如,在中国南海的航路上,依托中国大陆这只“最为稳固的航空母舰”,大面积地、有针对性地、“搜捕”海盗就可以了。不就是将“东亚输美商品”的“成本”给“推得高高”的吗?事实上,美国人想玩的欧亚、或者东亚海上运输线之乱,、甚至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就能直接做到这一点,“美国经济”就没有想过吗?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想肯定是想过的,之所以想过了还摆出一副“我就是要这样玩”的小样儿,一如中国一句名方言:无他,黔驴技穷耳!可谓是打又打不赢(F22无限期停飞),骗又骗不了(中美G2共管地球、甚至中美共管西太平洋,直到今天都堆在奥巴马的办公室里)!
●南海问题的“作战原则”:“置沈阳、长春的敌人于不顾,直接拿下锦州”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想提前“暗示”一点,那就是:“南海”方面玩到现在,原想用“中美共管西太平洋修订版(G2)”来“忽悠中国”的华盛顿,似乎终于看明白了:如果就这样玩下去,最终的结果就会是这样的:北京“通过”打服越南、解决南海,不仅可以确保“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的这一前提条件,更加重要的是,还可以借此“间接、但却可能实质性地”一举解决台湾问题、甚至韩国与日本问题。
至于如果理解?限于篇幅与时间,我们将在下周一的点评中进行展开。在这里,先请大家不妨先思考一下。
不过,作为一个思考方向,我们可以强调一点,那就是:其“解决思路”一如毛泽东主席当年规划辽沈战役时、所强调的作战原则:“置沈阳与长春的敌人于不顾,直接拿下锦州”,从而彻底拿下“东北(今天,这里是南海、甚至东亚)”、甚至整个解放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因此,根据我们的观察,提出“中美共管西太平洋模式”的美国人,在目睹“中国示强南海”的“后续发展(尽管美国不得不出来支持越南、直至谴责中国,但无奈越南最终示弱)”之后,有可能已经开始“后悔”!这从美国媒体又开始呼吁“中美共同领导世界”的声音中,是可以听出点儿什么的。
显然,至少在理论上,中国是可以通过先解决南海问题,再回头促进东亚整合的。
●“本拉登版维基解密”正式广播的日子就要快到了
显然,美国人的“黔驴技穷”并不始于现在,最早显现,就是亚丁湾的海盗问题。而到了所谓“美国通过秘密军事行动在巴基斯坦境内发现、并当场打死本拉登、搜到大量本拉登遗物”,更是彰显其“黔驴技穷”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现在,旨在“指鹿为马”的“本拉登版维基解密”还没有开始正式广播。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开播日子就要快到了。
●最近几个月,要特别警惕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金融安全问题
最后,我们仍然要强调的是,站在中国的角度看问题、真正要警惕的,仍然是南亚方向,是“巴基斯坦之乱”、特别是“印度之乱”的复杂局面!我们甚至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美国人在中国南海、在叙利亚问题上摆出的“小样儿”,不过是“倒数第几次”的“声东击西”,其着眼点就是“第三种方式”的“南亚破局”!因此,最近几个月,要特别警惕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金融安全问题。
因为,在我们看来,一旦这两个方向出现金融动荡,或是“倒数第二、或者第一次”的“声东击西”。
值得欢迎的是,当地时间6月29日,印度总理辛格表示,印媒不应过度炒作中印间的分歧;另外,他还首次承认“中国军事实力‘远超’印度”。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有何事终于能“让”“什么都要与中国比一比”的印度人、特别是其领导人公开承认“与中国军事力量差距巨大”,这肯定是“发生了特别严重的事情、或者看到了什么巨大危险”!
我们也认为,有这两个态度就好。这说明,至少直到今天为止,面对继续攀升中的通货膨胀率,以及一再调高的资金利率,“印度经济”至少已开始理智地提醒“方方面面”:即便出现“印度之乱”、由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恐怕也不会出现“中印上规模的军事冲突”、从而“为其所利用”的那一幕。
万绿丛中一点绿... 得掐 {:5_159:}
页:
[1]